青铜器大全【兵器】6
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1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图片

兵   器

中国古兵器种类、形制繁多,历史文化深邃。青铜兵器,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,最先进的技术总是最先运用于制作兵器,青铜铸造技术也不例外。青铜兵器作为战争中的取胜利器,在先秦时期曾被大量铸造,虽经历消耗,仍是青铜器中不可忽视的大类。

【戈 】 gē 

戈:古代特有的一种长柄冷兵器,号称长兵器之王。

戈的组成由戈头、戈柲(即手持的长柄,多为竹、木质,柲顶端捆扎戈头)和戈柲下端的鐏三部分组成。商代已经有了铜戈,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。一般长戈用于车战,短戈用于步兵。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,流行于商朝至汉朝。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,戈被逐渐淘汰,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。

图片

夏商 青铜戈权杖

全长80.2厘米,重1.1公斤,戈头与柄一体连铸,戈头直援直内,戈柄表面布满连续菱形纹和密集的连珠纹。该戈不是实战的武器,而是一件权杖,是王权的象征。1986年锦县松山乡水手营子村村民周正席家猪圈发现,现藏锦州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 嵌绿松石青铜戈

属于大型青铜戈。其援部、内部均嵌饰绿松石,华美异常,表明这件青铜戈并非用以勾杀的实用兵器,而是仪式典礼中使用的礼器。商周时期的女性墓葬中,极少随葬兵器。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,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 鱼首曲内戈

通长25、援宽5. 4厘米,重240克。该器援边刃近直,向前渐窄,弧收成锋,隆突为脊。援中有箭形浅平凹槽,后有一圆穿。穿之两面旁侧各饰一变体卷尾龙纹。末端简略兽首,目中央,周云纹,端口开,上颌卷。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,现藏江西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“宋公栾”青铜戈 

长22.3厘米,此戈有铭文6字”宋公栾之造戈”,为错金鸟篆体。“宋公栾”是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景公。1936年安徽省寿县出土,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 王子于青铜戈

长243厘米,宽11厘米,戈上有错金鸟篆铭文7字,反面援上2字,胡部4字,最早由张颔先生释为:“王子(于)之用戈”,正面援上一字存在各种讨论,有称“王”字,有称“擗”字。1961年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村出土,现藏山西博物院。

图片

春秋 吴王光戈

长25.2厘米,胡长11厘米,此戈在邹安《周金文存》中有著录,乃是一件流传有序的吴王青铜兵器。狭援略有上翘,长方形有刃的内部设一穿孔,胡部设三个长方形穿孔。援部和胡部的正背面铸有铭文三行八字“吴王光韩自作用戈”。吴王光,即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,又称公子光。现藏上海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 龙虎纹镂空仪仗戈 

通长20厘米,宽12厘米,戈援由两条相向的龙组成,龙身为多体虬结镂空的蟠螭纹。内上装饰一只卧虎,头成戈阑,虎尾上卷。胡与内有椭圆形銎,銎上塑一只夔龙,胡下有两个不规则形穿。该戈无刃,且纹饰双面镂空,给人一种精美剔透之感,应为仪仗用具。1984年河南省鄢陵县王店村出土,现藏河南博物馆。

图片

 战国早期  错金银龙纹戈

常见的错金戈基本都是错金的鸟虫篆等图案,而这件顶部是一只错金银的龙纹,工艺十分华丽。现藏上海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 鱼凫纹戈

长18.5厘米,宽6.8厘米,厚0.25厘米,无胡,方内。援本两角各有一长方形穿,中为一圆穿;援上一鱼凫纹;头向锋,嘴上有一平置带纹,翼与两刃平行。末端尖饰雷纹,身饰方胜纹;双尾左右分开,显燕尾状。此纹少见,疑是蜀人族徽。峨眉山市符溪镇出土,现藏 四川峨眉山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秦王八年 吕不韦戈

此戈援胡均有刃,内部正面竖刻铭文3行15字“八年,相邦吕不韦造,诏事图、丞蕺、工奭。”背面横铸“诏事”二字,又刻有“属邦”二字。此戈在秦王政八年吕不韦任相邦时督造完成,铸造时间明确,铭文内容丰富,是研究战国秦兵器和工官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。1978年陕西省宝鸡市配件厂发现,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。

图片

西汉 带鎏金鸟饰籥铜戈

长20厘米 援长11.6厘米。援弧形上扬,下刃前端较宽,援背略突,刃锋利,长胡三穿,直内。内上近欄处贯一鎏金短筒形籥,籥上端饰一只蹲状回首之鸳鸯,用以冒柲。籥旁的内上有一穿孔,胡末有缺口,亦为固定戈于柲上所用。戈身除援的刃部,内的周边外遍饰黑色蛇皮斑纹。籥及鸳鸯鎏金。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一号汉墓出土,现藏河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汉 手形銎铜戈

长 26.2 厘米、宽 9 厘米,通体铸成右手反握短剑状。手及腕臂中空作銎以纳柲,剑刃作为戈的援,援后部有一圆孔,手背上有菱形纹。表面镀锡。可能专作仪仗器。李家山滇文化墓地出土仅发现 3 件,现藏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。

【 矛 】 máo 

矛:是古代的一种长柄兵器,在长杆一端装有尖锐的枪头,主要用于刺击。

矛整体包括三部分,即铜矛头、矛柲和柲下端所安铜镦。原始社会时期,人类开始使用装有石矛头的木柄长矛。商代出现由青铜制成的矛;到了周代矛刃加长,銎部减短,两侧的环取消,锋部变得更结实厚重;战国时期出现了钢铁铸造的矛;汉以后铁矛逐渐代替铜矛,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。钢制的矛头前锋锐利,使矛的长度逐渐缩短,重量减轻;晋以后矛逐渐演变成枪。

图片

商晚期 镶嵌蛇纹铜铰玉矛

玉矛夹弧三角形,有中脊,边刃不锋利。铜柄作蛇形,蛇首戏合矛头,后端有銎,以绿松石镶嵌,出蛇纹,兽面纹,工艺精细,保存完好,是不可得的珍品。1986年河南安阳大司空南25号墓出土,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馆。

图片

齐家文化(距今约4200—3600年) 倒钩铜巨矛

长61.5厘米,宽19厘米,目前国内出土最大的一件倒钩矛。钝锋,厚脊,宽叶,双面锋刃,尖部圆钝。銎与刃部结合处铸一曲状倒钩。圆銎下端有一钮和三道圆箍,銎内残留木柄痕迹。铜矛采用多范铸成,銎部及倒钩处保留有合范痕迹。该矛非实用器,应为礼仪用器。1991年青海省西宁市沈那遗址出土,现藏青海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 叶形青铜矛

长25.5厘米。宽长叶形,两翼作曲弧形下延,叶末有两个对称的小孔,骹孔呈菱形。2010年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,现藏山东大学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周 柳叶铜矛

通长24厘米,锋尖利,有中脊,啜特长,几乎与锋长相等,啜部上有两半环,整体矛身成柳叶形。1980宝鸡竹园沟出土,现藏宝鸡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春秋 吴王夫差铜矛

全长29.5厘米,矛身与剑身相似而较短,中线起脊,两面脊上均有血槽,后端各铸一兽头,骹中空,骹口扁圆,口沿内凹,矛体满饰菱形几何暗纹。。基部有两行八字错金铭文:“吴王夫差自作用鈼”,此矛为吴王夫差自用。1983年荆州江陵马山5号墓出土,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 倗矛

通高30.7厘米,叶宽8.4厘米。形体较大,骹作圆筒形,矛脊中空与骹相通,骹部一侧置三角形环钮,以系缨络,两叶尾收刹,叶上饰镂孔窃曲纹。骹口部饰兽面纹两组。骹上有铭文:“倗之用矛”。1979年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,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。

图片

春秋 楚王孙渔之用矛

通长27厘米,宽4.7厘米,叶长19厘米,銎径3.3×2.3厘米,矛身错金铭文“楚王孙(渔)之用”。铭文中的“王孙渔”,可能是文献中的楚国司马子鱼。2000年湖北荆门左家3号墓出土,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吴 几何暗花纹青铜矛

矛身狭长,锋锐利,中脊起凸棱,两侧有血槽,矛叶外缘作弧形曲刃,骹末端呈凹弧形,椭圆銎,上有销孔。矛满饰复线菱形几何暗花纹,堪称吴越兵器技术一绝。1987年江苏丹徒谏壁新竹青龙山春秋墓出土,现藏江苏镇江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  鋄金银铁矛

通长26.5厘米、筒径3.1厘米、刃宽4.5厘米,柳叶形,锋刃,中起脊。筒部金银箔上镂刻三组三角卷云纹图案,矛身金银箔上镂刻出树形图案。该矛的发现,将中国的“鋄金银”工艺出现年代提早了八百年。甘肃张家川马家塬16号墓地出土,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。

图片

  战国 “成都”铭文青铜矛

弧形刃,柳叶形刺身,圆弧形脊,弓形双耳间骹面铸有纹饰,一面为虎纹,一面为手心纹。虎纹前端的刺身脊上阴刻“成都”二字,手心纹前端的刺身脊上阴刻“公”字。2016年四川成都蒲江飞虎村盐井沟船棺墓群出土,现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。

图片

战国 目纹青铜矛

锋尖利呈柳叶状,中脊浑圆凸起,啜与锋长基本相等,啜部饰有目纹,两侧有两个S环,整个矛身布满红铜锈,显得古韵沧桑。1991年四川彭州市致和镇红瓦村青铜器窖藏出土,现藏彭州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秦 青铜矛

通长17.50厘米,骹长5.50厘米,叶最宽3.70厘米,通体宽扁且直,中部起脊,直刃前聚锋,椭圆筒形骹,制作规整,刃锋锐利,表面光洁,是纯粹的刺兵,制作简单但杀伤力非常大。秦兵马俑三号坑出土,现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。

图片

图片

西汉 吊人青铜矛

长约30cm,身呈三角形,基部平直,銎稍长,在锋刃转折的折角有两个细小的穿孔,两条铜链穿过小孔在铜矛下方左右两侧吊挂着两个3cm大小的赤裸男子。他们形象一致,双手背剪,手腕被拴系着,将整个身体悬吊起来,面部呈现出痛苦不堪的表情,该矛为古滇国文化特征器物。1955-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,现藏国家博物馆。

【 铍 】 pī 

铍:古代著名长兵器之一,它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。

铍最早被称为“夷矛”,铍和矛的区别,除头的形制不同外,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:矛是将柄纳入矛筒(銎)中,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,外用绳等捆绑。铍的长柄末端装有铜樽,铍身还配有保护刃部的鞘。青铜铍可能起源于殷周之际,盛行于战国秦汉。春秋战国时期名称又演变为镁、铍、钛等,东周时代的宋、吴、秦、赵、燕等国长铍盛行,应用很广。西汉时期改为铁制,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。

图片

春秋 杨家湾铜铍

长24厘米,宽2.7厘米,中脊厚0.8厘米,前锋呈三角状,铍身起脊背,骹作长条状,此铍为目前最早见的铜铍。黄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1号墓出土,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 铜铍

铍身中线起脊,茎作编条状,刃部锋利无比。河南南阳名门华府小区工地38号墓出土,现藏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。

图片

图片

战国八年 相邦建信君铍

长25cm,宽3.5cm,重0.28kg。长锋,脊扁平,茎残失其下。一面脊上刻铭文2行19字:八年相邦建信君、邦左、库工师段、冶尹 执剂。大意:记在八年,宰相建信君监造,邦左库工师段主造,冶工尹铸造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图片

图片

春秋晚期 工吴大皻矣铍

通长32.4厘米,茎长5.4厘米。身中起脊,扁圆茎残留木痕,系装柲之所。遍体饰菱形花纹。鈹身近茎处茎处两侧铸铭:“工吴大皻矣铍自元用”,“皻矣”就是寿梦次子:吴王余祭。现藏保利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战国 商鞅铍

铍长52.1厘米,铍身中线起脊,茎作编条状,刃部比较锋利。近茎处中脊两侧的从部刻有铭文两行16字:“十六年大良造庶长,鞅之造毕湍候之铸”。铭文清晰得说明此铍由商鞅于秦孝公十六年铸造。目前传世和出土的商鞅监造的兵器有所谓“商鞅五器”,现在加上商鞅铍,可以称为“商鞅六器”了,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。首阳斋著名收藏家范季融、胡盈莹伉俪捐赠,现藏上海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十七年 相邦春平侯铍 

长33cm,宽3.5cm,重0.34kg。铍长锋,脊扁平,扁茎,茎上有一圆穿。一面脊上有刻铭文2行20字:十七年相邦春平侯,邦左伐器工师长,冶汱执剂;另一面刻5字:大攻尹韩囗。刻文大意:记在十七年,宰相春平侯监造,邦左伐器工师长主造,冶工汱铸造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图片

秦 青铜铍

通长35.30厘米,铍身长24.00厘米,铍的形制和短剑相似,铍身为两侧六面的扁体,秦俑坑已发现青铜铍16件,铍身刻有“十五年寺工铍”、“十七年寺工铍”、“十九年寺工铍”之类铭文,“十五年”为秦始皇纪年,“寺工”是中央主造兵器的官署机构,是秦中央主造兵器、铜器、车马器的官署机构,铍上最后还刻有实际生产的工匠名字。秦俑坑铜铍的出土纠正了过去将铍认作是短剑的错误,补充了中国兵器史研究的空白。此铍为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,现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。

图片

图片

 秦“十五年寺工”铜铍(2件)

上长46.8、宽3、茎长12厘米; 下长45.5、宽3.1、茎长10.5厘米;铍窄薄身,起脊,两侧八个面,刃部锋利,前锋尖锐,茎扁平,有一孔用以穿钉固柲,出土时木柲已残。其中一铍一面茎浅刻15字铭文“十五年寺工武光□作府吉工方山拜”; 另一面身浅刻六字铭文“十五年寺工缮” 。 1993年陈集乡杨庄村詹庄汉墓出土,现藏仪征博物馆。

图片

秦“十七年寺工”铜铍

长35.5cm,宽3.3cm,柄长11.5厘米。铍身刻有“十七年寺工铍”,柄部刻有工匠名“工窵”,名字为“窵”的这位匠人在许多铜鈹上有出现,说明他一直在“寺工”这一官署内具体负责铸造兵器,应该是一位技艺熟练的老工人。“十七年寺工铍”共出土有6件,此铍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 秦 “十九年寺工”铜铍

长35.5厘米,宽3.4厘米,重0.34kg。铍身刻有“十九年寺工铍”之类铭文,都有“工窵”二字。说明从秦王政3年至18年(公元前244年—前229年)长达十六年的时间内,上述寺工铍铭文中的纪年都是秦王政的纪年,不可能是其他人的纪年。1974年陕西骊山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,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院。

图片

战国 扁茎宽格铜铍

通长60.5厘米、宽4.3厘米、柄长8.8厘米。隆脊有从,窄刃锋利,宽格,扁茎,茎上有木柄,格套木柄,卡固茎体。1987年石板村叶家凸M36出土,现藏张家界市慈利县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  西汉 铜铍 

狮子山楚王墓出土,徐州博物馆藏。

图片

   西汉小铜铍 

狮子山楚王墓出土,徐州博物馆藏。

图片

  西汉 铜铍(附鐏、铜帽)

图片

 西汉 铜铍(附鐏、铜帽)

长33—51.6厘米,有大、中、小三种形制。均由铍头及鞘、柲、鐏三部分组成。有的铍锋前窄后宽,前端弧收,中间起脊,前锋弧锐。一字形格,断面呈菱形,格后接细茎。入葬时铍头套有鞘,已朽毁,仅存上端的鎏金铜帽及鞘口的铜饰件。有的铍从上有两条点状装饰条带,铍鞘鞘口为锯齿状,中齿稍长。格的一侧有一小圆钮用来系缨。铍下接木质柲,已朽毁,柲下端套鐏。鐏作圆筒形,中有箍节,表面鎏金。这种铍兵器从铍头到鐏末总长约253厘米。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大批西汉铜铍(上几幅图),现藏徐州博物馆。

【 戟 】 jǐ 

戟: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,是一种以矛为主体,结合戈的优点创制而成的兵器,可勾、可啄、可刺的多用兵器。

商周时期出现青铜戟,春秋及战国早期普遍使用将戈、矛联装在一个木柄上的戟。战国末,开始出现一种刺援合体的铁制“卜”字形戟。铁戟的韧性和强度都超过青铜戟,最终取代了青铜戟。目前出土的形制有两种:一种是以矛为主,旁边生一横刃;另一种则以戈为主,柄装于矛体上的安柄的孔中,以突出前伸的锋刺。前者的刺杀力较强。

图片

商晚期 带血槽青铜勾戟

通长27.4厘米,内长6.6厘米,援宽7厘米,重630克。该器呈近“十”字形扁平体。援下勾,体后宽,前收窄,三角锋。两面援中有鱼形几何纹的浅平凹槽。1989年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,现藏江西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周 人头形銎青铜戟

高25.5cm,宽23cm,直内长胡,戈援向上扬起,上阑处向上延伸,顶部制作出人首形柲帽,应为仪仗器。1972年甘肃灵台县白草坡墓群出土,现藏甘肃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西周 钩戟

长21厘米,此戟前端并非矛形,刺末端向后反卷,钩戟也被称为刀戈合一型戟。应是无实用功能的仪仗器。1975年北京昌平白浮村出土,现藏首都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周 鸟纹青铜戟

戈长厘米,矛长厘米,此戟为戈和矛组装而成的“联装戟”,戈与矛两面均饰勾啄巨鸟,长翼覆盖大部分器身,在战场上“联装戟”更受欢迎。1959年彭县蒙阳镇竹瓦街出土,现藏四川博物院。

图片

  春秋 钺形青铜戟

此戟装饰华丽,呈三戈,有三角纹、虎纹、蟠蛇、夔龙、鸟纹。钺形戟主要被用于车战,可用戟刺击敌人,或用戟的钺形部分砍劈敌人。2002年河南平顶山叶县旧县乡4号墓出土,现藏河南叶县文物管理局。

图片

  秦 吕不韦青铜戟

戈通长26.7厘米、援长16.7厘米、胡长12.5厘米、内长10厘米。出土时有柲和铜。柲为木质(已朽),通长288厘米。戈的内部刻有“四年相邦吕不韦造,寺工、丞我、工可”“戟”、“寺工”、“文”等铭文。戟为戈、矛的组合体,兼具勾刺的作用。现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。

图片

  战国 大弯月状铜戟

长40厘米,宽40厘米,直刃三面刃,有弯月装刃式,稍部成光柳叶状,其脊明显两部相接处槅当并有一圆穿及了长穿,相接处顶端有尖饰,似兵器与仪仗两用之什物。现藏陇南市武都区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战国 三戈青铜戟

长3.43米,铜戟的柲为木制。外裹竹条,以丝线缠绑,再涂漆,挺括坚韧,平滑而有弹性。此戟顶端装铜矛头和有内铜戈,往下4.7厘米处又装一无内铜戈,再往下5厘米处再装一无内铜戈,一矛三戈同柲,当是战车上使用的长兵器。这种兵器在中国是首次发现。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,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中期 剑形戟

通长34厘米,宽27.7厘米。剑形戟是一体铸成,特点是戟刺长如一柄短剑,戟援则相对较小,一侧带有弯钩形,作战时兼有两种兵器之长,能钩能刺,是当时较为先进的作战装备。1965年河南省南阳市征集,现藏河南省博物院。

图片

  西汉 鸡鸣戟

援长16厘米,胡长14厘米,戟首通长52厘米,总长2.9米。形状轮廊看起来像是雄鸡昂首翘尾、引颈长鸣的样子,故名“鸡鸣戟”。1978年临淄西汉齐王墓5号坑出土,现藏淄博市博物馆。

【 钺 】 yuè 

钺:古代一种用于斫杀、断斩的兵器,其形制似斧。

钺由斧发展而来,出现于夏晚早商时期,作为礼兵器,是许多贵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。到了西周时就少了,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。周代的斧钺承袭了商代遗制,形体不大,有的斧钺经过精雕细刻的装饰成为统军师将的征杀权力标力和仪仗;在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下,春秋、战国时期,斧钺之类兵器在少数民族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;唐宋时期仍是一种主要的步兵武器,并有一个中兴过程,视斧钺与刀剑同等重要。宋以后,钺斧做为兵器基本上退出战争兵器序列,钺做为一种象征意义,只在祭祀等特定的场合还有所保留,或者作为一种刑具仍在少量使用,而更多的则做为一种生产生活工具使用。

图片

  夏二里头 青铜钺

最早的青铜钺,二里头三期,1975年VI KM3出土,同出5件青铜器,还有3爵1戈。上博也有一件二里头青铜钺,安徽三官庙出土了2件。该青铜钺2000年考古人员花30元从村民手中征集,现藏中国考古博物馆藏。

图片

夏晚期 镶嵌十字纹方钺

长35.6厘米,刃宽33.2厘米, 厚0.9厘米。方形平刃,阑旁有两方孔,似用于皮条捆扎,中心圆孔周围环列两圈用绿松石嵌成的十字纹,刃部平口无锋,无实战功能,为一件礼仪用器。现藏上海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商 亚醜钺

通长32.7厘米,刃宽34.5厘米,长方形,方内,双穿,两肩有棱,弧形刃,器身作透雕人面纹,极富威严。钺正反两面铭“亚丑”二字,故得此名。1965年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大墓出土,现藏山东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商 兽面纹钺

长27.5厘米,钺身部窄长,刃则较短,且带有上下阑,显示出育成期的古朴作风。钺的内部向下弯曲,造型构思来源于同时期的青铜戈。钺身、戈内的混合搭配,使得这件青铜钺在同类器物中独树一帜。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 商  亚长钺(4件)

在殷墟遗址中出土的铜钺大约有10余件,分为大、小两种。一般来说,铜钺出土3件一组较为常见,另有妇好墓出4件。亚长墓出土7件,有6件铸有铭文“亚长”,分别位于其柄部,反映出墓主人生前拥有极高的军事地位。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花园庄东地54号墓出土,现藏殷墟博物馆

图片

  商 双虎噬人头纹铜钺

长39.5厘米,刃宽约37.3厘米,肩宽28.9厘米,重9000克。妇好墓随葬了四件青铜钺,两大两小。这是其中大的一件。此钺的器身呈斧形,刃口为弧形,平肩,肩部有对称的两个长方形穿,肩下两侧有小槽六对,钺身两面靠肩处均饰虎扑人头纹,人头居于两虎之间,圆脸尖下巴,大鼻小嘴,双眼微凹,两耳向前;虎作侧面形,大口对准人头,作吞噬状,以雷纹为底地,虎后有一夔。钺身正面中部有铭文“妇好”二字。现藏中国考古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晚  虎纹青铜钺

高18.2厘米,尖宽7.8厘米,刃宽10.5厘米。形似“锁扣”虎纹镶铸其中,应为皇宫礼器。1981年夏彭城镇农民捡到该青铜器物,将其送到文管部门,收藏在阆中张飞庙文物库房里。经鉴定为阆中市彭城坝遗址出土,现藏南充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 商晚期 双系有銎青铜钺

通长14.2厘米,刃宽8.7厘米,肩厚0.5厘米,重205克。其上为扁圆管状銎,延至体上部,口周沿加厚。体扁近长方,两侧渐外张,下弧刃最宽,若折肩小铲。侧上左右各突出一耳,耳中镂空作系。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,现藏江西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西周人头銎内钺

通长14.3cm,宽7.8cm,重450g,该钺体呈长方形,带銎,近刃部饰对称两兽头,本部饰蛇纹,本两侧圆雕回首立虎,内部两侧饰蛇纹,蛇身屈于銎口之上,銎上齿端接有人头,人头中空,内有木柲和钺身相连,人首方脸,额前有刘海,脑后有发辫,八个发辫节清晰可见,人首面部形态憨厚、朴实。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国墓地十三号墓出土,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。

图片

  西周 龙形铜钺

体呈D字形或半环形,钺身内侧饰龙身体,顶端饰下垂龙首,龙嘴肆张,双目圆睁,下端延长部分有銎穿插接柲杆。外表处有铭文九字:“於取子锤口铸口元乔。”此钺形制罕见,应为鲁国仪仗器。1980年邹城市张庄镇小彦村出土,现藏邹城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  战国 中山侯铜钺

长29.4厘米,宽25.5厘米,此钺形体扁方,刃呈圆弧形,中部有一圆孔。两肩等宽,各有一长方形穿;长方形直内。孔和刃之间竖刻铭文2行16字,铭文大意为中山侯受命于周天子,其威严不可侵犯。钺的铜帽和错银铜鐏与钺一同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,现藏河北博物院。

图片

  战国 羽人竞渡纹铜钺

高9.8厘米,宽12.1厘米,金黄色,锋利如新。器身一面素面无纹,另一面铸有一边框,框内上方为龙纹,双龙昂首相向,前肢弯曲,尾向内卷。下部以弧形边框线为舟,上坐四人成一排,四人皆头戴高高的羽毛冠,双手持桨作奋力划船状,羽冠的羽毛似乎迎风飘扬。这是有关宁波划龙舟的最早图案,是宁波中秋划龙舟的雏形。1976年鄞县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,现藏宁波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战国 青铜钺

高17.5厘米、宽23.3厘米。国家一级文物。上有12字的铭文:“廿四年,莒阳丞寺,库齐,佐平,恥”。 1994年沂南县砖埠镇阳都故城出土,现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战国  人物纹靴形铜钺

靴形青铜钺是越式青铜钺中的一类,亦被称为“不对称形钺”。最早出现在春秋后期,最晚的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,此钺作靴形,刃部平直,靴尖上翘,銎为椭圆形,銎侧有一环纽,正面一绳索圈内铸一人,两臂屈上举,两腿叉开,赤脚、手指和脚趾分开,腰间佩剑,背面另铸姿态各异的六人。关于靴形青铜钺的用途,学术界有除草器、武器、切割器具、祭祀用具以及纺织用具等说法。现藏湖南省博物馆。

【 剑 】 jiàn 

剑:古代重要的冷兵器之一,其历史悠久,影响深远。

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以前,最初的形式是短小且仅有短平茎的青铜剑,古人将其插于腰间,用于抵御匪寇与野兽。到了周代,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顶峰,剑已成为主要短兵器之一,并不断加长。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都拥有并佩戴剑。长剑用于战斗,短剑用于防身或刺杀。东汉时剑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,而用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。汉代后趋于定型,即剑身中有脊,两侧有刃,前有剑尖,中有剑首,后有茎,茎端设环处称镡,此外尚有剑鞘、剑穗等附属饰物。

剑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,从最初的青铜剑到后来的铁剑,再到钢剑,其材质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,使得剑的杀伤力和使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。同时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。

图片

商 铃首铜剑

剑首作圆球形镂孔铃,铃内置活动小球,剑柄扁平,上并排2个条形穿孔,剑身较短,有脊,末端为锥形。1979年滕县官桥镇前掌大村征集,现藏滕州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西周 镂空鞘青铜短剑

通长24.3厘米,鞘长18.7厘米,宽10.5厘米。鞘以回环缠绕的镂空蟠蛇纹构成,蛇身上有阴刻浅槽,钝三角形蛇头,双目凸起,鞘口两侧各有小犀牛一只。剑茎平直,剑身若韭叶形,剑身脊铸窃曲纹。1972年甘肃灵台百草坡出土,现藏甘肃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西周 镶绿松石青铜短剑

长26.2厘米。剑身呈柳叶状,茎部有一对翼耳,剑上以绿松石作为装饰,剑茎运用了铸接技术,西周时期青铜器中仅此一例。2003年温州市瓯海区仙岩镇穗丰村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出土,现藏温州瓯海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周  楚公逆短剑

通长22.8厘米、宽3.6厘米,重150克,剑身呈长条形,两刃斜直,刃缘锋利,剑身横截面呈菱形。剑身近茎格处两面均饰阴线人面纹。两面人面纹头顶上方铸铭文:“楚公逆□□中戈”。2022年山西倗国中等贵族墓中出土,现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。

图片

  内部照片资料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  春秋 越王勾践剑

剑长55.7厘米,柄长8.4厘米,剑宽4.6厘米,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,内铸有间隔只有0.2毫米的11道同心圆,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,正面近格处有“越王鸠(勾)浅(践)自作用剑”的鸟篆铭文,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,背面镶有绿松石,剑身修长,有中脊,两从刃锋利,前锋曲弧内凹。茎上两道凸箍,圆首饰同心圆纹。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,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  吴王夫差剑

吴王夫差剑已知存世量共有9把,该剑残长39厘米,宽3.5厘米。圆筒状茎,腊部铸2行10铭文:“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”。1976年湖北襄阳蔡坡12号战国墓出土,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其他,分别藏于国博,山东、苏州、洛阳、河南、绍兴等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春秋 吴王夫差剑(中)国家博物馆藏

图片

  春秋 吴王夫差剑(河南博物馆藏)

图片

   春秋 吴王夫差剑(山东博物馆藏)

图片

   春秋 吴王夫差剑(绍兴博物馆藏)

图片

   春秋 吴王夫差剑(苏州博物馆藏)

图片

春秋 蟠虺纹金柄铁剑

铁剑的剑柄是由纯金打造,上面刻有蟠螭纹和饕餮纹,还镶嵌着美轮美奂的绿松石。下面一截是已经锈蚀断裂的铁剑剑刃。1992年陕西省宝鸡市秦墓葬出土,现藏南京博物院。

图片

春秋 少虡剑

长54厘米,宽5厘米,重0.88千克。少虡剑目前已发现有3把。此剑前锋断,脊在两从间凹陷,从宽斜,前锷狭,厚格呈倒凹字形,圆茎无箍,圆形首。格饰错金嵌绿松石兽面纹,剑首饰错金云纹。剑脊上有错金铭文20字,每面10字,铭文的大意为:壬午这天吉日,做了这把好用的剑,做剑的原料是锡与铜。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,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图片

战国楚 九连墩青铜剑

此批青铜剑出土于九连墩战国楚墓群。战国中期,楚国灭越国之后,吴越之地的铸剑名师都归于楚国,楚国的铸剑技术达到了顶峰。这一时期,楚国的青铜剑可谓巅峰之作,特别是楚王下令造的剑,更是寒锋灼灼,杀气袭人。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  蟠虺纠结纹铜剑

长31.7厘米,剑身细长,窄格,无剑首。中脊两侧各有一凹槽。剑柄略呈长方形,中空,通体铸成镂空蟠虺纠结纹。茎与剑身一体铸成,柄部两侧小孔内原嵌有绿松石。平山县访驾庄战国初期墓出土,现藏福建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战国 贴金鞘铜剑

此剑的剑鞘呈长方形,有两近长方形耳,剑鞘及耳表面均贴金,鞘内除短剑外还插有一削,剑身表面饰巴蜀图语。2020年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出土,现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。

图片

秦 铜剑

长度约94.8厘米,柳叶状剑身,又细又长又尖,秦剑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(长度一般在50~65厘米)。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。

图片

  西汉 T形柄一字格铜剑

通高36.5厘米,通宽15.5厘米,国家一级文物。剑身宽大,两刃微内收,剑身中部正反两面阴刻相同纹饰,剑茎铸造大量密集的几何纹饰,一字格铜剑基本出土云、贵、广西地区。1999年安龙县龙广镇七星村碑塘组一口枯井中发现,现藏黔西南州博物馆。

【 刀 】 dāo 

刀:十八般兵器之一,九短九长之一,刀为九短之首。

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刀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小刀,可以看作是刀的雏形。商代的青铜大刀,刀身较宽、刀尖翘起,可供作战用;西汉时期,由于钢铁冶锻技术的进步,开始出现新型的钢铁刀,直体长身,薄刃厚脊,短柄,柄首加有扁圆状的环,称“环首刀”;春秋战国时期,刀的形状和用途发生了显著变化,出现了专门的战刀和佩刀;秦汉时期,冶炼工艺进一步提高,形制上刀身加长;唐代,刀的种类进一步增多,包括仪刀、障刀、横刀和陌刀,主要供步兵使用;元明时期,火铳、鸟铳等火器相继出现,军队的装备逐步发生改变,但短柄的刀仍然是步兵和骑兵必备的兵器。这种情况,一直沿至清代后期。

图片

马家窑文化期 青铜小刀

长12.5厘米,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一件青铜器。该刀素面,金属成份主要是“铜”和“锡”。甘肃中部临夏市东乡县的一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,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年,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
图片

上:商晚 刺猬马首刀(上博)

中:商晚 马首刀(上博)

下:商晚 目雷纹刀(上博)

图片

商 铃首青铜刀

通长19.1cm,首部有一镂空球状装饰,内置一铜球,使用时会发出声响。这种铜刀是当时游牧民族的用具,用以割切兽肉。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商 夔纹翘首青铜刀

通长31.8、最宽4.2、柄长7.5厘米、重290克。脊部加厚起棱,脊背饰细线条的斜方格纹,两面刀身近脊处,各饰五组展体夔纹,刀口平整,前锋翘起。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,现藏江西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商 羊首青铜刀

通长30.2cm , 宽4.5cm,国家一级文物,北方游牧民族常见的工具。刀柄微弯,柄首作羊首形,长嘴环眼,长耳向后背曲成较大圈环,羊首内侧也有一小环。柄身装饰绕线纹,柄与刀身有界阑,刀身阑部较宽向前斜收成锐锋。额尔多斯出土,现藏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周 四孔翘首青铜刀

通长35.5厘米,宽9.3厘米。狭长刀体,通柄有长脊侧阑,阑下有长方形穿,可柲。宽刃,前锋向背部卷成勾状,刃跟向柄部圆形曲卷,刀身等距离排列四个圆孔,孔周起缘。西周早期的砍杀兵器。1981年灵台县邵寨乡新民村征集,现藏灵台县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战国 玉环首青铜削刀

长26、环首径4.8厘米。铜削刀最主要的用途之一是作为文房工具,用于刮削竹简上的文字,以清除错误并重新书写。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,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汉 错金龙纹铜刀

刀柄与刀身分割,用铆钉拼合,扁环首,柄部略窄,长直刀,斜尖。刀身错金龙纹。匈奴文化明显。 青海西宁上孙家寨遗址出土,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。

【 镞 】 zú 

镞:即箭头,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称为镞,用弓弦弹发方能射远。

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,属最早出现的青铜兵器之一。青铜镞形制较多,主要有双翼镞、三翼镞与三棱镞三类。商代到战国初,中原以及周围游牧民族的箭镞多为双翼箭镞,有的还有倒刺。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三翼镞,也分为圆铤式,和有銎式。战国末期,秦国开始在军队大量配备三棱镞,其断面为正三角形,远射的三棱矢镞已改成铁铤。西汉中期箭镞的质量有了改进,钢铁箭镞开始大量使用。东汉后期,出现了锋部呈锐角三角形的扁平铁镞,铁镞也逐渐代替了铜镞。

图片

夏二里头 青铜镞

镞是射远之器,二里头遗址出土有铜、石、骨、蚌等多种质地的镞。镞的形制分为无脊的扁平三角形毓和有脊的棒状镞两种,少数扁平三角形镞用于狩猎。分量稍重的镞则是实战用器。现藏二里头遗址博物馆。

图片

夏二里头 青铜镞 

二里头时期到商代晚期,双翼有铤镞的发展变化:双翼由短变长;倒刺由短而内收到长而外展;两刃由弧形变为直线;本与关的间距变小。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,现藏中国考古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 镂空宽翼青铜镞

通长10厘米,翼宽8.4-8.8厘米,铤长2.7-3.0厘米。正三角形体,宽长翼,刃弧形,镂空成三角形。菱形中脊,短圆鉒形铤。江西新干县大洋州乡出土,现在江西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 镂空窄翼青铜镞

通长8.4-9.0厘米,翼宽4.3-4.9厘米,铤长2.3-2.5厘米。体近锐角三角形,刃弧形,镂空成三角形。菱形中脊,短圆鉒形铤,翼底微在铤上。江西新干县大洋州乡出土,现在江西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 青铜镞

通长7厘米,翼宽2.1厘米。商代铜镞需要依附于箭杆之上,才能实现远射功能,箭杆为木质尾部设羽。2017年武汉市盘龙城小嘴3号墓出土,现藏盘龙城遗址博物院。

图片

西周 青铜镞

铜簇呈凸脊扁平双翼镞形式,中脊突起,双翼呈三棱椎型,突出穿透力及杀伤力,三翼青铜箭镞始于西周,盛行于战国和汉代,在北方中原地区比较常见。1969年灵台百草坡西周墓出土,现藏甘肃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  春秋 青铜镞(鸣镝)

镞与前部呈三翼状,后为中空的圆球形,与銎通,圆球前半部的镞翼间各有一小孔。 由于装有这种镞的箭发射后,气流贯入孔内能发出清脆响声,所以也被称为 “响箭”,一般作传递信息、发号施令之用。现藏鄂尔多斯博物馆。

图片

  春秋晚期 青铜矢镞

1号礼镞,贵族习射或仪式使用 。通长9.2-12.7厘米,径1-15厘米,前端尖圆,无锋无刃,中里腰形,通体鎏金。2号两翼镞,长7.5cm,宽2.2cm,重185g。此矢镞锐锋,两翼张开,翼端呈收削之势。1984年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北山顶墓出土,现藏南京博物院。

图片

图片

秦 铜镞

长16.5厘米—20厘米,秦俑坑出土的铜镞99%以上均为锥体三棱镞。三棱镞首的三个面呈弧形,前端成锐角尖峰,后端为平底带有三个短小的倒刺。这种镞的镞首重,铤部加长,增强穿透力。秦俑坑里出土的镞约4万件,除了2件铁镞、4件铁铤铜镞外,其余均为铜铤铜镞。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,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 青铜镞

有铤双翼青铜镞,镞身正中突起,两翼尖弧状,外缘锋刃,肉眼可见杀伤力巨大。1994年新蔡葛陵楚墓出土,现藏驻马店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 “右库”铭文三棱镞

此镞箭头刻有铭文“右库”,前锋尖锐,三翼无尾,后接圆锥状铤,“右库”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专门从事制造、贮藏武器的部门。现藏中国体育博物馆藏。

图片

  汉 青铜镞

汉代是青铜镞的最后一座高峰。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,“铁箭镞”在西汉中末期逐渐兴盛起来。到了东汉末年以后,除辽金时期举行射柳仪式的礼镞仍然使用青铜材料这一特例之外,铜镞就基本上不再使用了,青铜镞辉煌千年的历史就此终结。2017年阜蒙县阜新镇西扣莫村高林台屯出土,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。

图片

图片

辽 三翼镞

三翼鏃独特的设计,可以让箭在飞行中孙受空气阻力比较均匀,拥有良好稳定性能。最为关键的是,三翼鏃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,远程攻击能力也得到了加强,三翼之间形成的夹角带有血槽功能,从而使三翼镞兼顾杀伤力与穿甲能力,堪称黑科技般的存在。现藏内蒙扎赉诺尔博物馆。

【 殳 】 shū 

殳:是先秦时代一种著名的古代车战兵器。

殳是由原始社会中狩猎用的竹木棍棒发展而成。青铜殳出现在春秋晚期,南方江淮流域的楚、蔡等国的一种兼有砸击和刺杀两种功能的有刃铜殳,在3米多长的八棱形积竹柄顶端,装有一个青铜殳头,殳头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状、锋利异常,可以刺杀;部厚重,带有尖刺或饰以浮雕纹饰,可以砸击。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还套装有第二个带刺的铜箍,是一种很有威力的车战兵器。殳的金属首多为青铜制,可分有尖锋的实战用“锐殳”和无尖锋的仪仗用“晋殳”两类。早期的殳,是一很坚实的、带有八棱的粗木棍,长约一丈二尺左右。到了战国时期,出现了用铁头或全用铁铸造的殳。

图片

春秋战国 曾侯乙铜殳

径2.3厘米,殳鐏长17.6厘米,呈三棱矛状,刃锋利;锋后装有粗棘刺形铜箍和细棘刺形铜箍,矛上有铭“曾候钺之用殳“,骹部饰浮雕龙纹。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,发现6件自铭为殳的矛形兵器,而此前殳均被称作三棱矛。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 蟠螭纹铜殳

2008年南阳市宛城区八一路两侧,名门华府M38(彭射墓)出土,现藏南阳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 铜殳

长11.6厘米,銎径3厘米。湖北省宜昌市当阳曹家岗出土,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春秋战国 乳钉纹铜殳

高7.7厘米,銎径4厘米,殳头作三棱状,筩为圆柱形,其上饰乳钉纹、云雷纹、绹索纹等,也有銎作棱柱形,设有钉孔,固定在柲之顶端。1963年西施山遗址出土,现藏绍兴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中期 乳丁纹铜殳

殳首、殳镦、柲环组合。殳首銎径2.4、高5.3厘米;殳镦銎径2.7、高13.4厘米;柲环内径2.9-3.2厘米。殳首:扁圆,顶部近平、有两圆孔;筒状銎,中部有两对称钉孔。殳首顶面饰多边形星纹,边缘饰树木纹,筒状銎饰云纹和蟠螭纹。2003年新泰市周家庄东周墓地出土,现藏新泰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 蟠虺纹铜殳

通长14.7厘米,筩径3.6厘米。殳作三棱形矛式样,圆筩顶平,内中空达近锋处,无穿,残存有木柲。筩饰尾端凸起的蟠虺纹。1959年淮南市蔡家岗二号墓出土,现藏安徽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秦 青铜殳

长10.5厘米,重0.220千克。秦代大统一时期,作为车战“五兵”之一的殳的功用,在悄然退化。秦始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殳,全部都是青铜圆简套头、无锋刃的仪仗性礼兵器。这种仪仗用的礼殳,积竹为棒,八棱,“建于兵车、旅贲以为是驱也”。礼殳通体铜制,两头镀金,拿在手中金光闪闪,很是威武。1974年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,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。

汉 铜殳

通长25.3厘米,矛长7.6厘米,重372克,上端为有骹矛,下端为棒,矛棒相连处作铜鼓形,棒身有排立整齐的锥刺。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57号墓,现藏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。

【 弩 】 nǔ 

弩:由弓发展而成的兵器,古时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重要武器。

弩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臂、弓、机。“臂”一般为木制;“弓”横于臂前部;“机”装在臂偏后的地方。弩最重要的部分是“机”,弩机一般为铜制。弩的类型可以分为多种,主要有手弩、重弩和连弩等。手弩是一种较小的弩,一般由一人使用。重弩则是一种更大的弩,需要两人以上才能搬动。连弩则是一种可以连续射击的弩,其射速非常快,适合进行固定目标的打击。

早期的弩机材料为角质,这一材质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射箭用扳指的启发,但是角质弩机所能承受的力量较小,后来随着金属技术的发展,东周时出现青铜弩机,从此弩大量进入军队,春秋战国时期,弩被广泛地使用,成为诸侯国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。弩在汉代定型后,形制上都没有大的变化。明代后,随着火器的大发展,弩的形制又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,不再追求射远,只作为中近距离的火力补充,或者火器使用不便的地区的临时应急。

图片

战国 青铜弩机

最大件长15.8厘米,高11.8厘米。弩由弩弓、弩臂和弩机三种部件组成。弩弓和弩臂基本为木质均已腐朽,唯有弩末端的弩机为青铜质,目前考古出土的基本为弩机部分。征集,现藏宁夏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秦 弩

现今保存最完整秦弩,弩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是用脚踩来开弓。有些弩箭甚至射程有六百步之远,相当于500米左右。2015年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坑出土,现藏秦始皇帝陵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汉 错金银铜弩机  

这件错金银铜弩机的装饰相当精致,望山上五组:分别为蛇形龙纹、凤纹、金蛇纹、奔兽纹、飞鹤纹;双牙上两组:外侧面为一对奔鹿,正面为一对灵鹤牙下转轮上为两只飞雁;键两端两组:一为白虎和朱雀,另一为奔鹿和奔兽。2003年宿迁市泗阳县大青墩汉墓出土,现藏南京博物院。

图片

西汉 错金银云纹铜弩机

机身11.8厘米,宽2.7厘米。错金银弩机有瞄准用的望山、钩弦用的牙、板机用的悬刀(悬刀已残断),以铆钉钳制在廓上。机身面有箭槽。在望山与牙的通体、机身面和箭槽内,均饰嵌流云纹金银饰,线条流畅,曲线勾连,饰纹精美。1976年西安市北郊范家寨出土,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。

图片

东汉 鎏金羽纹铜弩机

高8.7厘米、宽13厘米。这件弩机的郭前部窄后部宽,郭面饰有错金羽纹,上有凹槽三道,中间凹槽为主槽。河南南阳市新野县出土,现藏河南博物院。

图片

东汉“永元五年”铜弩机

郭长12.5 厘米,郭宽3.6厘米,望山长7厘米,悬刀长8.5厘米。弩机部件齐全,郭一侧有阴刻隶书铭文三十五字,别一侧有四字,铭文大意可知,该弩机造于东汉和帝永元五年(公元93年),并刻有当时的编号“乙五十四”和弩机的强度“六石机”以及主持制作夸机的官吏、工匠的姓名。甘肃环县山城乡山城堡废旧门市拣选,现藏庆阳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三国蜀汉“延熙十七年”铜弩机

郭长16.2厘米,郭宽3.9厘米,重1.66千克。郭右侧刻有4行隶书34字铭文:“延熙十七年五月州日口口督奸李炅业,吏任忠、都像张口,工郝生口石重二斤十二两。”由铭文可知,此弩机系公元254年为蜀汉的李灵业所造。1976年西安未央区大白杨废品回收征集,现藏西安博物馆。

图片

三国 “赵濯”青铜私弩机

弩机扳机两侧刻有铭文“郎史缪曜私弩”,“将军孙贵私□(弩)”,“将军赵濯私弩”。从刻铭看,这件弩机至少被三个人使用过,反映了孙吴的世袭领兵制度。武汉市洪山区石咀村一座大型券顶砖室墓出土,现藏武汉市博物馆。

图片

图片

宋代 铜弩机

长12.8厘米,宽3.5厘米。该器物器体厚重,郭、牙、悬刀等各部件俱全,保存完好。郭前端较窄,有前槽,两侧对穿2个圆孔。望山上刻有铭文“郸州都作院张安造”。宁夏固原出土,现藏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。

【 鐏 】  zūn

鐏:是戈、戟、矛、钺等长柄武器的柲杆末端所安装的配件。

青铜鐏商代已有,自古以来鐏和镦就区分不清,所以会同时出现戈鐏与戈镦,矛鐏与矛镦的不同叫法。鐏和镦的命名原则,存在以下几种情况:

1.根据其底端的形状来区分,尖锐的叫做鐏,平坦的叫做镦;2.根据它所安装的兵器种类来区分,安装在戈上的叫做鐏,安装在矛或戟上的叫做镦;3.根据其底部和銎的形状来区分,圆锥状锐底为鐏,筒状平底为镦;4.鐏是统称,镦是鐏的一种。

图片

商 兽面纹青铜鐏

该件铜鐏兽面纹饰,椭圆形銎口说明是戈鐏。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州出土,现藏江西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 爪形青铜鐏

四爪鸟足形,体表纹饰已模糊不清,有銎孔,推测为鐏。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,现藏社科院考古研究所。

图片

周 鸟首铜戈鐏

长10.6厘米,上口长2.5、宽1.9厘米。出土时与戈为一套,器身中部雕成一鹰隼状禽类,昂首蹲立,利爪紧抓凸棱,瞠目,尖喙,尾部略翘。通体饰翎羽纹,銎部饰卷云纹,有双系孔。河北行唐县故郡遗址东周墓M53出土,现藏河北博物院。

图片

春秋早期 金权杖头(左)铜鐏(右)

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金质权杖头。根据挖掘遗迹判定整器长约1.4米,金权杖头饰有蟠螭纹,尾部铜鐏尚存部分木质仗杆。 陕西澄城刘家洼出土,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。

图片

战国中期 中山王金鐏

通长21.2、长径4.4厘米,重902克。是中山王铜戈所用之鐏,用纯金制成。1974湖北中山王厝墓出土,现藏河北考古研究所。

图片

战国 错银铜鐏

高 6.9 厘米,口径3.1厘米,底径2.6厘米。宁夏固原头营出土,现藏宁夏博物馆。

图片

战国 错银凤鸟纹铜鐏

通长13.9,銎径2.0厘米。整体呈兽腿形,銎口圆形,口下饰一周凸箍,通体嵌银质凤鸟纹。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 ,现藏湖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汉 错银云龙纹铜鐏

该鐏通体错银云龙纹饰,制作精美绝伦,属王侯仪仗用器,2003年徐州翠屏山一号墓出土,现藏江苏徐州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汉 鎏金铜鐏

长11.6厘米、口径2.5厘米,鐏中部一圈凸起玄纹,通体鎏金。1977年巨野红土山汉墓出土,现藏巨野县博物馆。

【 胄 】 zhòu 

胄:亦头盔。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护具。

我国古代,人们通常把护卫身体其他部位的装具称为甲,而把护卫头部的单独叫作胄,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,所以"甲胄"一词便成了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概称。胄是先秦时期的称呼,战国时称为"兜鍪(móu)",北宋时称"头鍪",宋以后又多称"盔"。

根据其材质可以分为四类:青铜、皮质、石质和铁质。青铜胄在商殷墟前期墓葬中已有发现,皮胄易于腐朽,故出土较少,但皮质防护装具早在商周时期便有使用;铁胄多采用扎甲的形式,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全盔形和半盔形;石胄目前仅见于秦始皇帝陵,其形制与东周时期铁胄全盔相似。西周时期青铜胄开始演变简化,外表没有过多纹饰多为素面,两侧向下延伸对耳部也起到保护作用。战国时期出现铁质胄,由一片片铁片组合而成,和头部更贴合保护的更严密,至此,青铜胄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

图片

商 曽面紋青銅胄

高18.7厘米,口径21×18.6厘米,壁厚仅0.3厘米。圆顶帽形,中空。正面高浮雕兽面纹,粗大单角外卷,长方圆目横置,卷云状耳竖立,内卷鼻口居中。边沿增厚一周,前面开口收进,如兽面之口。自前至后正中凸脊,顶上伸出一截小圆管,用以安插缨饰。侧边各有一小孔,以穿绳系胄固于颌下。顶侧兽角旁各有一小洞,用作透气。1989年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,现藏江西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商晚 兽面纹青銅胄

商代铜胄制作精良,正面多铸有兽面纹饰,胄上竖立铜管,用来插装羽缨等饰物。现藏故宫博物院。

图片

商周 铜胄

该青胄为夏家店上层文化,是指我国北方青铜时代晚期的文化,其年代为公元前1000-前300年,相当于商周时期。该文化早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发现,因而又有着“赤峰第二期文化”的别称。赤峰市宁城县南山根M101出土,现藏赤峰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周 薛国青铜胄

青铜顶件兽面造型,牛角菱额,瞪目宽鼻,两侧护耳,牙质饰片,内衬皮革,既具备头盔的防护功能,也保障了佩戴的舒适性。山东滕州前掌大村遗址出土,现藏滕州博物馆。

图片

西周 青铜胄

高33厘米、脊高3厘米、脊长18厘米,胄顶中央还有纵置网状长脊,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出土,现藏首都博物馆。

图片

春秋 马钮铜胄

该铜胄胄顶处矗立一马钮,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青铜器的代表,以动物装饰题材是最大特征之一。现藏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

图片

 战国 素面铜胄

高19.5厘米,眉心处形成尖突,后檐部分的开口几乎消失,是北方式铜胄中较迟的类型。1966年河南灵宝五亩乡出土,现藏河南省博物院。

图片

战国 铜胄顶

高16、底径16.4厘米。外观类似一种尖顶帽子,圆锥形,薄壁,范铸,范缝位于胄的正中。顶部无管无钮,前无面门,后无开口,无护耳和护颈。近顶处有多组对称的方形镂孔,胄底有折沿,折沿上等距分布着长方形小穿孔。整个胄打磨较光滑,表面未见纹饰。1972年四川省涪陵县(今重庆市涪陵区)小田溪墓葬出土,现藏四川博物院。

图片

战国燕 铁胄

此铁胄由89块铁片编缀而成,出土时内侧残存织物痕迹。铁胄呈现人体头颅一样的曲线,编缀的铁叶被打磨为圆角长方形,表面微微凸起,从顶部到底部一共7层,两侧为矩角形。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,共计出土两件铁胄,是我国目前仅见的先秦战国时代铁胄。现藏河北省博物馆。

图片

秦 石胄

高31.50厘米,重3168克。石胄的材料为青灰色岩溶性石灰石,共有胄片74片,经过磨制和钻孔以青铜丝串系。1998年秦陵陵园城垣内最大陪葬坑出土,共出土石质铠甲90领,石胄36顶以及石马甲,现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。

  乾隆 大阅甲胄画像

图片

清乾隆 黑漆嵌金饰珍珠御用胄(正面)

图片

清乾隆 黑漆嵌金饰珍珠御用胄(背面)

高31.5厘米,直径21厘米。牛皮胎鬃黑漆,顶镂雕金龙盖嵌珍珠,前后梁錢金云龙饰珍珠,梁中饰金刚石腾蛇。胄饰镀金梵文三重计44字,间饰金璎珞纹。胄上植缨管,顶端金累丝升龙托大东珠,缨管饰金蟠龙纹,四周垂大红片金黑貂璎24条。 清宫旧藏,现藏故宫博物院。

—— 未完待续 ——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